跳到主要內容
B計畫:教師課程協作與教學增能計畫

B 計畫:教師課程協作與教學增能計畫

(一) 計畫源起

  教師專業知能的提升與教學能力的精進係一循序漸進的歷程,非一蹴可機。唯有不斷督促自己並與團隊合作,透過各種學習途徑,多元廣泛吸收、觀摩,方能力求進步。此外,教師更須具備反省的能力,因為唯有具備反省能力的教師,教學對其而言才不會是有壓力的或僅僅是例行公事。

(二) 計畫目標

  本子計畫「教師課程協作與教學增能」積極鼓勵有想法的教師成立專業社群,借彼此的激盪與觀摩開發更多元、創新的教材及教法;冀望透過本校學科社群及11個任務型社群教師互動、公開觀課、觀摩研習及鼓勵進修來激勵教師汲取新知,發展創新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與教學成效。本校「教學、教師與行政增能圖」(如圖11)所示。
 
圖11

圖11 國立溪湖高級中學教學、教師與行政增能圖

 

(三) 計畫項目與具體作為

  本子計畫設計內涵:計畫性提升第一線教師對課程、課綱、評量的認識;鼓勵教師參與社群運作、產出特色課程教案或參與實驗性教學活動、參與和發展108 新課綱課程。透過「教師課程協作與教學增能」子計畫,規畫108課綱配套時程(研習、工作坊、社群共同備課),逐步提升教師對課綱、領綱等國家教育政策的認識,進而提升課程、教材、教學方法及多元評量的認識;鼓勵及運作學校教師參與社群,產出教案或參與實驗性教學活動。
  溪湖高中為綜合高中,全校於共同跨班選修時段辦理選修課程,每學期開設50 餘門多元選修課程,對於校定必修及特色課程之規劃與執行力,具有相當經驗及優勢。本校已由校長、處室代表、學科代表、教師會代表及有興趣的同仁組成108 課綱核心小組,由核心小組及行政團隊帶領學科社群及任務型社群系統性規劃校定必修、補強性選修、多元選修及團體活動與彈性學習等課程,以延伸各領域/科目之學習,並增加專題、跨領域/科目統整、實作(實驗)、探索體驗課程。學科社群及任務型社群其階層分配圖(如圖12)所示。

圖12

圖12 學科社群及任務型社群階層分配圖

 

 

 

 

 

 

請查看網站選單。

跳至網頁頂部